植物工廠-2     方煒

 

真的覺得上完這門課很有收獲

主要是在於從農機的角度來看農業

由數字資料分析如何提高產能、降低成本

 

植物工廠(水耕)單位面積的產量較傳統土耕栽培高

有兩個原因

一是透過人造光源的利用

在單位面積下

只要增加設備量(往上疊)

單位面積產量便是以倍數成長

二是傳統土耕在幼苗期種植時即需預留空間供植物未來生長

水耕栽培可先育苗

待植株慢慢變大再擴大其行株距

單位面積利用的效率高

而且只要延長育苗期

縮短育成期(總種植時間不變)

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

便可提升50%產能

(有興趣再問我吧~)

讓我深深了解到知識就是力量

小小的改變竟然有如此大的影響

 

再舉個人造光源的例子

人造光源方便歸方便

但光源同時也是熱源

如何掌握燈光與植物間的距離

使植物在不受光源溫度影響下有最大受光量著實是一門學問

從這個角度來看

若能製造出低溫的光源

光源與植物的距離減半

則植物接受的光量變為四倍

那原本每組40個的燈泡只需10個即足夠

對於設備成本的降低有莫大的幫助

 

再來談談植物體內硝酸態氮的問題

在老師上課的pptshow出了一個蠻可怕的數據

臺灣市售蔬菜不論是有機或無機的

許多蔬菜硝酸態氮均超過標準值

(這是臺灣農民的心酸

為了作物有好的賣相超量施肥下的結果)

在此老師亦指出

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作物採收最適期是在清晨

但對蔬菜類作物而言

中午過後植體內的硝酸態氮含量較低

(因陽光可促進作物將硝酸態氮代謝掉)

此時採收較為理想

只是鮮少有農民這麼做

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

到市場去也沒人了吧XD

 

雖然水耕栽培也有同樣的問題

但可透過光量的控制來促進作物體硝酸態氮的代謝

這個部分也是方老師正在進行的實驗

老師也無私的分享給我們他的實驗設計方法

簡單的說即是在幼苗期給弱光

隨植株成長光量愈強

採收前光量最強以降低硝酸態氮的含量

另外增加紅光光量亦可達到此效果

 

授課過程中

看到我桌面的摩天農場設計圖出現在老師的ppt

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動

(或許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XD)

雖然它仍然是個理想

雖然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但有這麼多產官學界的研發支持

我相信它一定有實現的一天

 

上完這堂課

又多了許多資料需要好好消化了

努力將資訊轉化為隨時可用的智慧

才有真正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vers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